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,个人认为也是个大坑,原本这个专业应该属于强电,然而在绝大部分双非院校可能主要学习的都是弱电,比如单片机啊!PLC啊!
至于原因无外乎两点,首先强电的学习需要进行供配电实验室的通电,正常大概10千伏的电压,学校可能担心我们毛手毛脚的不小心发生触电,所以就只让我们看看设备外壳。
要知道现在的电气柜一体化整合程度都很高了,不进行现场的长时间实践,即便清楚其原理,到了真正的需要的时候,却极有可能连设备长什么样都不知道,更别说直接叫出设备的名称了。(真的很尴尬好吗,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,问就是亲身经历)
其次,电气设备价格昂贵,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发生短路之类的事故,再加上学校实验室的某些设计标准并不高,所以学校的老师都有些投鼠忌器。
所有学习的课程中,如果说电路、模电、数电、电拖、微型机等科目需要的只是逻辑思维,那么电力系统稳态、暂态、继电保护、自动化原理、工厂电气控制,就太需要强大的数学基础了(包括但不限于高数、复变函数、线性代数、九游会概率论等)。
尤其是自动化原理,那是一本厚度超过600页,大小接近A4纸的词典,别的学校我不清楚,双非学校教的东西真的很皮毛。
至于电力系统,一道计算题的步骤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三四位,最终的标准答案印刷在A4纸上平均也得有一页多,拿手机计算器验证都能让人算到双眼直冒金星。
即便你费劲千辛万苦,将这些学科都掌握了,毕业之后同样很迷茫,因为这个专业真的很吃工作经验,无论你从事弱电还是强电。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专业相关的建造工程师证书需要2年的工作经验,注册电气工程师需要5年工作经验(硕士博士可以相应递减)。九游会
本科毕业之后,双非院校想进国家电网,或者国有电厂上班是很难的,因为他们一般要求硕士学历,最好是211学校。
简而言之,除了极少部分幸运儿,电气专业的毕业生,要么进厂(各种工厂)去做设备工程师(主要就是检修和运维),或者成为一名工艺工程师,从事流水线工艺的改进。
要么就是进各种电力设计院,成为房地产领域之下,某个配套领域不起眼的小螺丝钉。当然刚毕业你毫无经验,只能乖乖接受剥削,因为你没有任何资本。
即便看起来很危险的在设计图纸上签字的资格都没有(电力设计出现问题终生追责),夹在甲方客户和供电公司之间来回折腾,手机铃声甚至都能成为你的噩梦,因为只要他响起,就证明你的最终版099号图纸又要改了。
前几年肯定是拿着很稀薄的工资,努力恶补各种在学校没有接触过的知识,在这里我真的要吐槽一下,貌似现在从事电气设计这种工程类专业的人,所谓的大学强电课程根本就是鸡肋。
因为你更多使用的是经验值,而且还要考虑万恶的甲方要求,甚至己方领导要赚钱的压力,典型的拿着普通职员的工资,操着当经理的心。
弱弱的说一句,某些工程的黑暗面,真的超出了你的想象,魔幻现实主义真的经常性上演,比如你见过嫌弃乙方报价太低的甲方吗?(他们要吃回扣)
比如施工合同层层分包,最终落到一群有可能看不懂图纸的人力市场工人手中,所以你尽管按照规范设计,最后验收的时候要是完全一样,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就算我输。
比如土建部分,施工完全不达标,各种疯狂赶工期,用他们的话来说,反正土一埋谁也不清楚里面的情况(城市综合管廊或者箱涵之类的除外)。
当时我直翻白眼,作为一名中规中矩的设计人员,你可能并不需要招谁惹谁,你的狱友就已经在向你招手了。风险与利益共存,可事到临头你可能并不想要这种危险的利益,虽然不签字就没有设计费提成,却也能避免很多危险,或许成年人的世界里,承担责任才是捞钱的唯一法门。
如果你不幸进入了一间小设计公司,可能收入会有显著提升,但这也意味着你必须掌握全产业链的工作,从最初的工程现场勘探,到中期的设计,生产过程中具体设备型号的选择,再到后期的竣工验收,你必须全部做到心中有数,有多大能力吃多少饭,这个是所有领域都颠簸不破的至理。
另外想吐槽的点太多了,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,个人观点从事强电类设计根本看不到多少希望。
如果你选择从事弱电方向,这句话当我没说,单片机什么的,就跟计算机编程没有太大区别,还想要头发,下辈子吧!
PLC方向个人了解不多,只知道西门子之类的进口设备贵到能让人怀疑人生,这玩意跟单片机的门槛差距,大概可以等于你过年期间同亲戚打麻将和直接去拉斯维加斯玩一趟。
总而言之,如果你只想毕业以后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混口饭吃,那么这个专业很适合你,因为真的好找工作,(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,电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,相关的衍生工作多如牛毛)但是能不能找到好工作,就要看你的运气和综合实力了。
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实现腾飞,甚至是一夜暴富,我劝你不要想不开进来,因为可能性很小,除非你有背景,能够搞到传说中基建工程。